close

國興衛視台有個節目《老師沒教的事》,節目中製作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個工作人員在猴園裡和一群猴子搶飼料吃,然後觀察猴群的反應。一看到分食者,猴子們很不高興,猛烈地反抗;接著工作人員戴著「笑臉」面具走近,猴子不領情,依然激烈反抗;換上「生氣」面具後,猴子抓狂了,疵牙裂嘴地攻擊工作人員;最後工作人員戴上「害怕」面具,猴子反而冷靜許多,雖然在工作人員靠近時對他嗆了一下聲,但仍讓工作人員拿走手上的飼料。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當工作人員一開始搶食物,惹得猴子生氣時,那時候就意謂著猴子發出「警告」了。笑臉讓牠們覺得「這傢伙搞不清楚狀況耶!」,生氣的臉只會火上加油,可是害怕的臉反而讓猴子覺得「這傢伙知錯了,就可憐他,分他一點吧!」

節目製作這個實驗的主要目的是來解釋如何化解男女親密關係間的爭執,然而我認為也能應用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上,例如有些女性工作者懂得「裝可憐」來讓工作順利推展,或免於責難。雖然我不太吃這一套,但卻不得不承認這是女性角色的一種優勢。

回到實驗本身,我想,如果面具的順序調換,例如改成生氣、微笑、害怕,或是害怕、生氣、微笑等等,那結果又會如何變化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lesman 的頭像
    salesman

    小業務日記

    sales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